近日,美国专利商标局公示信息显示,韩国食品巨头CJ第一制糖公司申请的饺子外观设计专利正式获批(专利号:
US D1020000 S),该事件在中餐行业引发广泛关注。根据公开资料,该项专利的法定保护期自2025年4月8日起算,为期15年。专利文件显示,CJ公司通过14组不同角度的产品照片及毫米级3D建模图,明确界定了"14-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""底部平面""顶部穹顶状隆起"等核心设计特征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考古发现显示,东汉时期的庖厨俑案板上已有类似造型的饺子实物,山东滕州地区更出土过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饺子雏形。
法律界人士指出,该专利存在显著法律争议。山东国曜琴台律师事务所孔令玺律师分析称,根据美国专利法第102条,该外观设计缺乏必要的新颖性,与我国传统水饺存在高度相似性,不符合"非显而易见性"的授权要件。若未能在专利生效前及时提起无效宣告程序,在美中餐从业者可能面临每件侵权产品150-300美元的法定赔偿风险。
行业观察人士提出三点应对建议:
组建跨国法律联盟,收集我国古代饮食文献、现代餐饮标准化文件等作为在先技术证据
对在售产品进行外观改良,如调整褶皱数量或采用非对称造型
速冻食品企业需着重审查产品模具设计,必要时引入专利规避设计服务
值得关注的是,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显示,CJ公司近三年累计提交了27件亚洲传统食品相关的外观专利申请,其中涉及年糕、包子等品类。知识产权专家提醒,食品文化跨国专利化趋势值得行业警惕,建议建立传统美食外观数据库以维护文化遗产权益。
(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,不构成法律建议,具体应对策略请咨询专业律师)